1.“中国制造2025”的要点
中国制造业力量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撰稿人屈宪明先生在2016年11月13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制造2025高峰论坛”上说:强大的工业基础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和主要方向,中国应该在这两个方面努力发展。智能制造不仅是Internet +和工业4.0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另一场伟大的工业革命。智能制造在夯实工业基础的同时,将进一步提高国家基础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实现“强身强骨”的目的。
屈宪明指出,中国已经走过了智能制造的培育期,正在进入发展期和成长期。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主要方向的原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为中国的制造业提供了赶上美国制造业的机会,处于发展前沿的德国和日本抓住机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相结合,将大大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曲先生特别强调,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必须实施“四大制造业”。第二,绿色制造;第三,服务型制造业;第四,高质量制造。加上强大的工业基础,它基本上构成了中国制造业最重要的方面。这些方面与电缆行业密切相关。
2.四大制造业
对于四大制造业的含义,学术界的权威解释是:
智能制造:这是一个由智能机器和人组成的人机集成智能系统。它可以在制造过程中执行智能活动,例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想和决策。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在制造过程中扩展,扩展和部分替代人的脑力劳动。它将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扩展到灵活性,智能性和高度集成性。智能化是制造业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过程的每个环节。专家系统技术可用于工程设计,过程设计,生产计划,故障诊断等,而先进的计算机智能方法(例如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技术)也可应用于产品配方和生产计划等,实现智能制造流程。
绿色制造(也称为环保制造或面向环境的制造):这是一种现代制造模式,全面考虑了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处置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一致。和优化。目前,中国正在开展“清洁生产”,这是绿色制造的具体措施。
面向服务的制造业:这是一种集制造与服务于一体的新产业形式,是一种新的制造方式。通过产品和服务的集成,客户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服务和服务产品,实现了分散式制造资源的整合和他们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调,从而实现了实现高效创新的制造模式。外包业务可以与生产,营销,设计,开发,信息,维护等业务联系。传统观念是制造业是生产和加工。实际上,生产不等于制造业。制造业包括生产和服务,也就是说,制造业=生产+服务。从微笑曲线的角度来看,服务是价值的高端,而生产和加工则是低端。生产创造的价值约占总价值的三分之一而服务创造的价值约占三分之二。从过程分析来看,生产过程时间为10%,而服务过程时间为90%。
高质量制造:这是一种涉及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制造概念。如今,没有人否认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随着消费者经验的积累,消费者的行为更加理性和成熟。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的竞争,即品牌声誉的竞争,进入了优质品牌的竞争。中国企业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状况,使中国制造成为真正的高质量商标。
在中国电缆行业“大而不强”的现状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新时代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真正升级是当前电缆行业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